2022年12月09日上午,為進一步宣傳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政策法規及科普知識,提高公眾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營造社會關愛水生野生動物良好氛圍,由國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統一部署和指導,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主辦,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承辦的主題為“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的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舉行。 作為此次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的承辦方,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主任詹寧首先就基地開展水生野生動物科普保護宣傳工作進行了工作匯報。匯報中提到,自2016年8月貴州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立以來,已成功救護接收相關部門依法查處沒收和個人捐贈的海龜、玳瑁、大鯢、長絲(魚芒)等水生野生動物80余只(尾),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近240萬人次,開展青少年海洋科普活動240余場,受眾青少年近80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啟動儀式上,貴州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還對在2022年對貴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與個人進行了表彰,受表彰的優秀單位有:貴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六盤水鐘山區農業農村局、織金縣農業農村局、貴陽云巖區黔靈派出所、貴陽市經開分局黃河路派出所、貴陽市南明區太慈橋派出所。優秀個人有:譚煬、江南。 活動最后,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局副局長李準就貴州省漁業局的工作進行了匯報,李副局長表示,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部門的主要職能職責為負責指導我省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及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近年來,我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貴州省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農業農村部有關要求,結合本省實際,積極開展水域生態修復及資源養護工作,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我省水域生態文明建設。自2020年一月“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以來,貴州省漁業主管部門全面推進捕撈漁船退捕工作,全省長江流域漁船2548艘、漁民2494人全部退捕上岸。并持續開展中國漁政“亮劍行動”等專項行動,打擊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持續加強水域生態環境改善、漁業資源養護,自2018年以來,在全省天然湖泊、自然流域、大中型水庫完成苗種增殖放流約9800萬尾。 在貴州今年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期間,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將聯合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有限公司)及相關單位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知識競賽、抖音話題挑戰賽活動,并聚焦社會熱點,結合水生野生生物現狀開展進“四區(漁區、社區、學區、景區)”、“減塑進萬家”、“禁食野生動物”、等主題活動,通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形式,廣泛的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與救護進行積極的宣傳,激發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進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來。真正把水生野生動物的宣傳活動推向社會,讓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觀念深入人心,以維護好貴州水域生物的多樣性。 我省漁業資源基本情況 (一)地理情況。貴州省地處云貴高原東側的大斜坡地帶,處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上游交錯地段。省內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有984條,流域面積大于300km2的河流有164條,常年水資源總量為1061.61億m3。境內已建成水庫2641座,正常蓄水位相應面積1512.48km2。貴州溫暖濕潤的氣候,充沛獨特的水資源,加之豐富的地熱、余熱、冷泉等資源以及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水生生物,魚類區系組成復雜,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二)保護區情況。全省現有1個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段),涉及仁懷市、赤水市、習水縣、七星關區、金沙縣,2018年因機構改革,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職責劃轉到省林業局。有24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其中銅仁市10個、畢節市2個、遵義市3個、黔東南州5個,黔南州1個,安順市2個,黔西南州1個;有2個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其中遵義市1個,黔西南州1個。 (三)魚類資源情況。全省共有魚類288種,隸屬8目23科16亞科122屬6亞屬,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2種(中華鱘、達氏鱘),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33種(類)(胭脂魚、斑鳠、黃斑擬小鯢、貴州擬小鯢、寬闊水擬小鯢、水城擬小鯢、山溪鯢、大鯢、平胸龜、烏龜、眼斑水龜、山瑞鱉、貴州疣螈、文縣瑤螈、龍里瘰螈、武陵瘰螈、織金瘰螈、虎紋蛙、務川臭蛙、鯮、圓口銅魚、單紋似鳡、金線鲃、四川白甲魚、花鱸鯉、重口裂腹魚、巖原鯉、烏原鯉、紅唇薄鰍、長薄鰍、無眼嶺鰍、青石爬鮡、湘西盲高原鰍),省級保護魚類58種。 |